![]() |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Inventor>>Inventor2008机械设计应用教程 | 工程图处理技术(12) |
15. 关于明细栏的几个具体问题 15.1 无图零件在明细栏中的处理—在工程图栏目中引用模型参数 许多设计中,带有“无图零件”。 这种零件不必绘制工程图,也能顺利制造,例如一片200x500、厚2mm的垫钣。但是,在明细 栏中则必须有这个零件,至少生产作业计划需要这个设计数据。 在Inventor中做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在虚拟装配和虚拟制造,所以,传统的无图零件,在Inventor设计的过程中,与设计构思完全相同:“有零件而不必创建相关工程图”。 参见12-26.IAM和12-026.IDW,参见图12-127。可见,两片加强钣(12-026-6.IPT和12-026-7.IPT)是无图零件,在明细栏中已正确加入了有关数据。 在模型设计数据中可以完成图12-128的设置(宽=20、长=40、厚=1),而将这些数据设置成“可输出”之后,将会自动列入自定义数据(见图12-129)中,而这些数据也能被工程图接受和使用。 但是,我们要的是“长x宽x厚=xx”这样的表达, 而不是把这三个数据分栏列出。现在,数据已经流动到了图12-129位置,可见,实际上设计数据的传递已经到了模型的“门口”,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大功告成。 实际上呢?Inventor没有做出“引用现有数据,组合成用户自定义数据”的功能,虽然这样的功能并不复 杂。于是,我们只好“照着现有数据,抄写组合成为需要的数据”,这还是Inventor设计数据断裂的例子。所以目前只好用一种静态的、与零件设计数据无自动关联的、设计者手工键入的字串来填充明细栏中的无图零件的参数。不能跟随零件设计的变化而自动变化。 15.2 多列明细栏处理 常有这样的需求:明细栏创建完成之后,发现太长了,在当前图纸上放不下。这就要将明细栏“拆分”成多列。实际上Inventor有这类功能… ◆自动拆分: ◆笔者的解决方案: 之后调整和拖放位置,完成还算看得过去的分栏结果,参见图12-133和12-主轴箱\12-总装.IDW 文件。 注意:这样做实际上是创建了“多个明细栏”,而不是一个明细栏的多列。所以,输出成为数据 文件的时候,也就成了各自独立的数据文件了… 另外,这些格子的高度是以文字高度为基准的(这 很奇怪),而默认文字高度实际上不是个整数(参见第18章有关章节),所以两部分栏的对齐可能也 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15.3 明细栏内容的编辑 在编辑明细栏之后的界面中,明细栏项内容可以由用户修改;修改后的内容呈蓝色,右键单击蓝色单元,在快捷菜单中可见这个数据已自动设为“静态值”。笔者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要在工程图 级别修改这些东西,工程图级别要做的仅仅是“表达”,而没有任何“设计”的动作… 在这方面,Inventor的表现令人满意。用户修改了黑色文字,文字会变成蓝色,说明不符合原始零部件的数据。参见图12-134。 如果把“静态值”前的选中标记去掉,将恢复零部件自有的数据而不管修改的结果,这就对了。但是,早知今日,当初就不应当允许修改。 15.4 明细栏中子装配的展开 直接加入的子装配,可以在明细栏相关项左边看到“+”号,点击这个符号,可见子装配中的相关项展开,结果参见12-052a.IDW。应当很少有什么设计表达需要这样做… 16. 关于略图符号 在AutoCAD长时间的应用中,块+属性作为图形与非图形数据联合处理的利器和成熟技术,广泛地被各种行业的设计使用着。在Inventor中,也有类似的功能,叫做“略图符号”+“提示条目”。 以下的讨论,是以创建“梯形螺纹详细尺寸”的符号块为背景,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参见 12-053.IDW”。 16.1 创建块的基础图线 启用“定义新符号”之后,将自动切换到草图方式,就可以绘制块的图线了。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Inventor的符号定义功能被设计成可以不指定插入基点的规则,不会主动询问插入点位置。默认的情况下,是将这个图形的“外接矩形中心”作为插入基点。 要想自定义插入点,需要做下面的操作: ◆创建一个“点”,约束这个点与其它图线的关系; ◆将这个点的类型改成“插入点”,参见图12-136。 完成后“保存略图符号(S)”。结果参见图12-137和GB工程图.IDW的样子。 16.2 绘制尺寸注释 这个符号在插入时可变的尺寸标注,是必须做出的.这个需求在AutoCAD中很简单:标尺寸-〉分解尺寸-〉去掉文字-〉用属性替代标注字-〉做成块。 而在Inventor中不能分解尺寸标注对象。所以,只好自己一条线、一条线地绘制“尺寸标注”了。而且Inventor不是AutoCAD,不能块里套块;做出硬画的尺寸注释实在是不容易。 难道不能实现这个需求了么? 16.3 将AutoCAD工程图转换到Inventor的工程图 乍一看,这是个不必要讨论的功能,谁会放着在二维上无所不能的AutoCAD,转而用Inventor 处理AutoCAD的工程图呢?其实不然,这里有个相当有趣的现象。 12-ZTA3.DWG,之后形成IDW工程图,并从中转过来的块+属性。参见12-ZTA4.IDW。 何止是完美地转换进来,还能够顺畅地,像 在AutoCAD 中一样使用它们!这样,所有在AutoCAD中创建的专业图块,在Inventor中能完 整地继承和使用了!! 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又一村”原来在这里!!! 本书不是讲AutoCAD的应用技术,因此,怎 样在AutoCAD中做这些个块就不说了。反正已经做好了(梯形螺纹.DWG),参见图12-139。 在Inventor中打开这个文件,可见到已经把块转换完成了。插入,回答了有关的提示,就行了。转换中也有些小问题: ◆两家的图线宽度似乎有些不一致? Inventor不能继承AutoCAD的线宽度参数。但是我们可以编辑这些图线,将线宽改成0.7mm加 宽粗实线。 ◆对于在AutoCAD中的块设置的插入基点: Inventor却还是坚持重新按自己的规则计算。但是我们可以再添加插入点。 ◆Inventor不能继承AutoCAD中的矢量字体: 但是我们可以重新定义这些文字的字体。 ◆笔者建议 可能是奇怪的建议。你想要做Inventor的略图符号,甚至加上许多的提示条目么? 16.4 使用略图符号 可直接插入;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