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Inventor>>Inventor2008机械设计应用教程 工程图处理技术(8)

      8. 关于修饰工程图

   因为Inventor现在还不可能完全按照使用者的专业设计规则创建工程图,对其结果做修饰,就 是必然的要求了。工程图图线修饰,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造成的麻烦,甚至多于创建这个 零件的三维模型。

     8.1 显示所有图线

   选定视图后,在右键菜单中“编辑视图(E)…”,并在“选项”选项卡中打开“相切边”开关和“省略”开关,即可显示全部图线,结果见12-039a.IDW。

     8.2 去掉不需要的图线

   上一步处理结果,图线也太多了,还是不符合要求。这就要隐藏不需要的投影线。选定某条投影图线,在右键菜单中关闭其可见性。具体操作参见图12-85 。
        

   这样的操作,对于较复杂的铸件工程图来 说,是十分繁琐的。尽可能在按下Ctrl键的条 件下能一次选定多个投影线,可加快速度。

   但这毕竟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毕竟是 我们自己说了算。结果参见12-039b.IDW。

   要想再现这些隐藏掉的投影线,这样操作: 选定视图,在右建菜单中“显示隐藏边(H)…”, 这些边将显示呈红色;之后在右键菜单中“显示全部(S)”。

     8.3 补充图线

   选定要补充图线的视图,在标准工具栏中启动“草图功能”(参见图12-86),之后将进入草图绘制功能,这就创建了与所选视图关联的草图。
        

   这样的草图中,能将这个视图中的图线投影,新加的图线能借助这种投影,与原有图线关联。能感应到现有投影线的几何点, 也能与现有投影线实现几何约束和尺寸约束。与特征轮廓的草图

具有相同的可操作性。结果参见12-039c.IDW。

     8.4 视图的断裂修饰

   参见图12-87和12-009a.IDW,这是机械设计工 程图典型的表达要求。直接使用Inventor的功能,在2008版本中已经可以实现了。
          
   具体解决方案是:

 ◆作出主视图;

 ◆作出全剖视图;

 ◆启用“打断视图”机制,参见图 12-88,在界面中讲“传递给父视图”的开关关闭。
 

   另一种需要是造成“单端断裂”,参见图12-89和12-009.IDW。
      

   这在Inventor的“打断视图”机制中不能支持。但笔者也有办法解决,参见12-009b.IDW,下面的视图不但实现了单端断裂,而且是剖切的。这是用原视图相同比例的局部视图做出来的,可是, 需要中间过渡的全剖,这个全剖怎么能被使用却不出现呢?这就是2008版本中心的“抑制视图”的机制之作用了。

   注意:

   这个新功能“抑制”某视图可不能乱用。例如图12-90和12-009d.IDW,可就看不懂了。
      

     8.5 滚花的表达

   对于作出真实结构的滚花,工程图结果没有问题,但是处理速度将较慢。从设计角度,没必要作真实结构。
   示意滚花,是使用了对某面贴附颜色样式中的光栅图像技术实现的模型效果。这样的效果只有在“着色”显示方式下的视图中才能出现,而这种视图并不符合当前的GB规则。参见12-040.IDW 中间的视图。

   在普通视图中,贴图效果不会出现,参见12-040.IDW的左上角视图。
   添加滚花表达的方法如下:

  ◆作视图的草图,投影相关的图线;

  ◆作填充区域的封闭草图线,并选定这条线,在右键菜单中“特性(P)…”将草图线设置成最 细的线宽和白颜色,这样绘图输出就看不见它了;

  ◆填充合适的线,标注滚花要求。结果参见12-040.IDW右下视图。
   不过,这样的做法属于“硬画”,不会与模型自动关联。例如将直纹改成网纹,在模型上作了,工程图不会跟随变更,要自己去把握…

     8.6 工程图修饰的其他问题和评价

   大多数图线都可以处理成理想的结果。

   一个例外的就是文字了。文字倒是可以旋转,但只能是90度,目前还不可能有其他角度。可能 Inventor的作者认为,文字怎么会有其它角度旋转的需求?

   还有,草图线不能像特征那样沿着曲线阵列…
   中心线也不完全顺利,这还是工程图中比较确定的规定画法,但Inventor却不能自动做出必要的中心线。只好在手动交互使用“自动中心线”或者手工加入。
   综上,无论怎样,从三维模型创建工程图,之后按照GB要求,得做出必要的修饰,虽然这些修饰有时候确实比较麻烦,但也确实能够完整地实现工程图规范的要求。这里的麻烦,只是对于少量 图线的修改,比起那种一根线一根线地绘制,结果几乎是一锤子买卖的工程图来说,这种麻烦还是 省掉了大量的功夫,也无疑是明显地提高了工程图创建的效率和可再用性。

   无论如何,毕竟绝大多数修饰的结果,都能自动实现关联,这是CAD软件最关键的性能了。    对工程图结果的修饰操作目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Inventor现在还不能直接完美地实现GB标

准要求。笔者认为,这种修饰操作将永远不可能避免,只能是随着Inventor的逐渐完善会逐渐减少。

      9.其他画法处理

   除了一般的工程图表达,如上所述,Inventor还有一些特殊的工程图表达。

     9.1 渲染的视图

   具体的设置方法前边讲过了。如果绘图设备性能好,输出结果非常漂亮,也能出现透视效果。典型实例参见12-029b.IDW和图12-91。
       
   对于装配工程图,也能创建渲染的效果,这种结果对于产品使用说明中的插图,是有很好的作用的,参见12-041.IDW,并注意各个视图的参数设置。如果装配图中图线较多,处理起来会比线框 图样慢一些。

     9.2 轴测图

  这也是常用的工程图处理模式。用图12-92界面中的设置,能做出轴测图。
    

   但是。轴测图很难正好将投影面与特征草图所在面平行,也就不能用“检索尺寸(R)…”功能借用任何模型设计尺寸,只能一个一个地手工标注。

   对于很不好标注的圆、弧图线,Inventor能标,而且所标注的是模型实际尺寸,参见12-031.IDW。 大致过程是:选定轴测图,在“工程图标注面板”中选择尺寸标注命令,指定几何图元,注意,可以用空格键来切换尺寸注释平面。遗憾的是圆角特征、斜角特征仍然无法标出。

     9.3 旋转视图

   在工程图处理过程中,也象设计过程一样,可能要配凑各个视图的方向和位置,因此,旋转现 有某视图是常见的需求。具体操作方法在前边已经说过了。注意:

  ◆操作界面中的“边”,不包括通过Inventor功能做的中心线。

  ◆透视投影方式下也能选定应当能选定的图线,这是2008版本的新改进。

  ◆一个视图,一旦创建了它的关联的草图,就不能执行旋转功能。对于剖视图的父视图,因 为带有剖切符号草图,也不能旋转。

  ◆旋转操作是“这一个视图”的操作,目前Inventor处理成不关联其子视图。因此,对带有 子视图的视图实施旋转,

   注意:
   多视图条件下旋转一个视图,视图间的关联并没有此而断开,但子视图却能够不受父视图旋转之后的影响,这应当是错误的结果… 只有两个视图都执行过旋转,才断开关联。参见12-031a.IDW。

     9.4 对齐视图

   默认的条件下,相关视图依照父子关系,使已经对齐了的。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解除了这种关系另外创建。选定某视图,在右键菜单中“对齐视图(A)”,能见到几个可操作的项目,包括:
   水平:再选要与之在水平方向对齐的视图。对齐后本视图只能沿父视图的 X 轴移动。
   垂直:再选要与之在竖直方向对齐的视图。对齐后本视图只能沿父视图的 Y 轴移动。
   在位:再选要与之在当前位置对齐的视图。对齐后本视图保持与父视图定夹角斜线移动,这个角度Inventor是自己按照可能的轴测图角度设置的。可以在工程图上的任意两个视图之间创建在位 对齐。

   断开:脱离这个视图于其他视图的对齐关系称为“非对齐视图”,这种非对齐视图可在图纸中自由移动。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能够真正“对齐”的视图,只能是具有直接从属关系的视图,否则结果将相当意外。笔者还不知道在非直接从属的条件下,在Inventor中也想做对齐,怎样才能完成?
   目前还无法在几何约束或者尺寸约束的条件下完成视图之间的位置控制,因为在Inventor的机 制中,“跨特征关联”、“跨零件关联”、“跨装配关联”都能完成,唯独不能支持“跨视图关联”这种很必要的需求…

     9.5 装配工程图中,拆掉某零件

   例如在\12-主轴箱\12-总装.IDW中,想在左边视图中拆掉壳体和前盖来表示。

  ◆选定这个视图,在右键菜单中“显示内容”;

  ◆之后可在浏览器中展开这个视图的下属结构,看到装配模型中的全部结构。

  ◆选定要“拆掉”的零件,例如“壳体”,“前盖”,在右键菜单中将“可见”关闭。

  ◆必要的话,对着这个视图作草图,写上相关的注释。

      10. 零件工程图注释处理技术

   工程图的注释(尺寸、形位公差…)是工程图中最为复杂、最体现工程师设计能力的内容,也是极难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在Inventor中,创建视图极其简单,但是,工程图的修饰和注释的添加,可就相当麻烦了。

   这里不光是软件功能问题,更多的还是人的设计表达能力问题。基本的概念是:

  ◆零件是工艺实体,而零件图是制造过程的指令性表述;

  ◆工程图是零件模型设计参数的“表达者”而非“创建者”;

  ◆评价零件图尺寸标注是否合理,简单的测试是"各个标注的尺寸是否被制造过程直接使用", 既不多余、也不缺少;

  ◆要按照制造工序的次序标注尺寸;

  ◆要遵守“工序间联系尺寸唯一性”的原则,这就是,按工序分成若干组尺寸,各组之间有 唯一的联系尺寸;

  ◆标注的尺寸要便于使用加工环境中可用的工具、方便地完成测量控制;

  ◆标注的尺寸要落在“实基准”上;

  ◆设计尺寸与工程图标注尺寸,有时并不是同一个。
   上述基本概念,对于在职工程师来说,应当是很熟悉的规则。但是,Inventor中不可能设置如此繁杂的约束条件,也就不可能自动标注出符合这些规则的工程图尺寸。这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企图靠软件,完美实现工程图注释的处理,无论在技术要求上、还是软件的可能性上,都不太可能完全实现。

     10.1 尺寸标注文本的更改

   绝大多条件下,应当使用默认的尺寸标注值。个别条件下,需要修改这些值成为符号标记。参见图12-93。典型结果参见12-042.IDW这类“哑图”。
        
  ◆在工程图纸上的尺寸上单击鼠标右 键,然后从菜单中选择“编辑”。 在“编辑尺寸”对话框中,尺寸值 由 << >> 表示。

  ◆打开“隐藏尺寸值”开关并输入文 本,“确定”。尺寸值将替换为输入的文本。

   注意:可以重新显示尺寸值,方法是在 文本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编辑”。在“编辑尺寸”对话框中,关闭“隐藏尺寸值”开关。

     10.2 关于螺纹标注和孔标注

   对于工程图中螺纹的尺寸,从检索模型尺寸机制中得不到相关的标注(虽然我们已经完整地建立了相关数据),而必须使用“孔-螺纹孔标注”,才能将螺纹作出注释。
   对螺纹标注的再修饰,用右键菜单中“编辑孔尺寸”,将弹出图12-94右下方界面,在其中打开“攻丝底孔”开关,即可将螺纹底孔的加工尺寸表达出来,做为制造者孔加工的依据。参见12-043.IDW。
 

   注意:Inventor能对螺纹或螺纹孔特征的投影结果上的任何一条线标注螺纹尺寸,参见图中红色的尺寸,这就需要用户自己注意,不要标错了…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页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