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讲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及辅助元件--3 |
1.3 齿轮泵 1.3.1 特点 1)优点:(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的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允许的转速高。 2)缺点:流量脉动较大;有困油现象;噪声较大;排量不可变。 泄漏、困油、不平衡的径向液压力,是影响齿轮泵性能指标和寿命的三大问题。 3)按齿轮的啮合形式,齿轮泵可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 1.3.2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CB—B齿轮泵的原理,如图2-6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左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 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3.3 齿轮泵存在的问题
齿轮泵要能连续地供油,就要求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ε大于1,也就是当一对齿轮尚未脱开啮合时,另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这样,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在两对齿轮的齿向啮合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容积,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这一封闭容积中〔见图3-24(a)〕,齿轮连续旋转时,这一封闭容积便逐渐减小,到两啮合点处于节点两侧的对称位置时〔见图3-24(b)〕,封闭容积为最小,齿轮再继续转动时,封闭容积又逐渐增大,直到图3-24(c)所示位置时,容积又变为最大。在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上升,使轴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使泵剧烈振动,这时高压油从一切可能泄漏的缝隙中挤出,造成功率损失,使油液发热等。当封闭容积增大时,由于没有油液补充,因此形成局部真空,使原来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分离出来,形成了气泡,油液中产生气泡后,会引起噪声、气蚀等一系列恶果。以上情况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这种困油现象极为严重地影响着泵的工作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CB—B型齿轮泵的泵盖上铣出两个困油卸荷凹槽。卸荷槽的位置应该使困油腔由大变小时,能通过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而当困油腔由小变大时,能通过另一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压油腔和吸油腔互通。
齿轮泵工作时,在齿轮和轴承上承受径向液压力的作用。如图3-25.2所示, 1.3.4、高压齿轮泵的特点 1.3.5、内啮合齿轮泵 1、内啮合齿轮泵主要有,带月牙形隔板式渐开线泵、摆线转子泵。 (点击此处,观看内啮合齿轮泵原理) 2、摆线转子泵可正、反转,可作液压马达用。 |
编辑整理:[曾保国] 共 9 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