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工艺与材料>>材料科学基础
第9章 相 变

              9.2 液相-固相转变(1)

   9.2.1 相变过程的不平衡态与亚稳区

    从热力学平衡的观点来看,任何物体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达到其相转变温度时,则会发生相变而形成新相,只要温度维持在该转变温度,物系中两相平衡共存。但实际上,当温度到达相变温度时,系统并不会自发产生相变,也不会有新相生成,而要冷却或者过热到比相变温度更低或者更高的某一温度,相变才能真正发生。
    以水凝固成冰为例,在热力学上,水-冰平衡温度是0°C,但实际观察到的水凝固成冰的温度要略微低于0°C。从热力学观点看,水在0°C时应该结冰而没有结冰,而要到低于0°C才能真正结冰。如图9-1所示,我们把这种理论上应该发生相变而实际上不能发生相变的区域,称为亚稳区。在亚稳区内,母相从热力学上不应存在而实际上仍能存在,这种物质状态称为亚稳态。在亚稳区内,新相是不能生成的。其原因是当新相形成时,它是以一个微小液滴或者微小固体颗粒出现,一旦新相出现,便会增加新相与母相之间的界面能;另外,新相粒径很小,其饱和蒸汽压和溶解度远远高于平面状态的蒸汽压和溶解度,在相平衡温度下,这些微粒还未达到饱和而重新蒸发或溶解。
    由此得出:①亚稳区具有不平衡状态的特征,是物相在理论上不能稳定存在,而实际上却能稳定存在的区域;②在亚稳区内,物系不能自发产生新相,要产生新相,必然要越过亚稳区,这就是需要过冷却或者过热的原因;③在亚稳区内虽然不能自发产生新相,但是当有外来杂质存在时,或在外界影响下,也有可能在亚稳区内形成新相,此时亚稳区缩小。
   9.2.2 相变过程热力学

    相变过程热力学主要是要推导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或者说针对不同的相变过程的具体推动力条件。根据热力学理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是相变过程前后自由能的差值。
                         (9-1)
    根据这个热力学条件,我们来具体推导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条件。
    1. 相变过程的温度条件
    由热力学可知,对于任何物系在等压条件下,随着温度变化,体系自由能变化表达为:
                        (9-2)
在平衡条件下,ΔG=0,则有:
                          (9-3)
                        (9-4)
式中:T0为相变的平衡温度,ΔH为相变潜热,ΔS为相变熵。
    在T0附近的某个温度的不平衡条件下,≠0
    假设在T0附近的这个温度范围内,ΔH和ΔS不随温度而变化,则有:
                        (9-5)
    相变过程要自发进行,必须有ΔG < 0,所以:
                        (9-6)
     由式(9-6)可知:
    ① 若相变过程是放热过程(如凝聚、析晶等),则ΔH < 0,为使ΔG < 0,则必须有ΔT >0,即T0 – T > 0,T < T0。表明该过程系统必须“过冷却”,即系统实际温度比理论相变温度要低,才能使相变过程自发进行。
    ② 若相变过程是吸热过程(如蒸发、熔融等),则ΔH > 0,为使ΔG < 0,则必须有ΔT < 0,即T0 – T < 0,T > T0。表明该过程系统必须“过热”,即系统实际温度比理论相变温度要高,才能使相变过程自发进行。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从相变过程的热效应出发,相变驱动力可以表示为过冷度或者过热度,即相平衡理论温度与系统实际温度之差即为该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第  1  [2] [3] [4] [5] 页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