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当前的位置: 主页>>液压与气动>>专题教程 | |
液压与气动教程:第二单元 液压动力与执行元件(4) |
3.3 液压辅助元件 液压系统中除了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油箱、滤油器、蓄能器、压力表、密封装置、管件等,都称为液压系统辅助元件. 3.3.1 油箱 油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油液,此外,还有散热以控制油温、阻止杂质进入、沉淀油中 杂质、分离气泡等功能。 油箱容量如太小,会使油温上升,油箱容量一般设计为泵每分钟流量的2-4倍;或当所有管路及元件均充满油时,油面需高出过滤器50-100mm. 1.油箱形式 油箱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油箱中油的液面和大气相通,而闭式油箱中的油液面和大气隔绝,液压系统中大多数采用开式油箱. 2.油箱结构 开式油箱大部分是以钢板焊接而成,图3-11所示为工业上使用的典型焊接式油箱。 3. 隔板及配管的安装位置 隔板装在吸油侧和回油侧之间,如图3-12所示,以达到沉淀杂质、分离气泡及散热作用。 油箱中常见的配油管有回油管、吸油管及排泄管等,有关安装尺寸见图3-13所示。吸油管的口径应为其余供油管径的l.5倍,以免泵吸入不良,回油管末端要浸在液面下且其末端切成45°倾角并面向箱壁,以使回油冲击箱壁而形成回流以利于冷却油温,又利于杂质的沉淀。 系统中排泄管应尽量单独接入油箱。各类控制阀的排泄管端部应在液面以上,以免产生背压:泵和马达的外泄油管其端部应在液面之下以免吸入空气. 3. 3. 2滤油器 滤油器一般由滤芯(或滤网)和壳体构成,由滤芯上无数个微小间隙或小孔构成通流面积。当混入油中的污物(杂质)大于微小间隙或小孔时,杂质被阻隔而滤清出来.若滤芯使用磁性材料时,可吸附油中能被磁化的铁粉杂质。 滤油器可以安装在油泵的的吸油管路上,或某些重要零件之前.滤油嚣也可安装在回油管路上. 力管用滤油器,因要受压力管洛中的高压力,故耐压问题必须考虑;回油管用滤油器是装在回油管路上,压力低,只需注意冲击压力的发生。就价格而言,压力管路用滤油器较回油管路用滤油器贵出许多。 图3-16所示,为无外壳滤油器,安装在油箱内,拆装不方便,但价格便宜。 3.3.2 蓄能器 图3-17所示,蓄能器是储存压力能的装置,当回路需要时,它能将原先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能吸收压力脉动及吸收冲击压力,保护液压系统。 3.3.4 油管与管接头 1.油管 油管材料可用金属管或橡胶管,选用时由耐压、装配的难易来决定。吸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一般用低压的无缝钢管,也可使用橡胶和塑料软管,控制油路中流量小,多用小铜管,考虑配管和工艺方便,在中、低压油路中也常使用铜管,高压油路一般使用冷拔无缝钢管,必要时也采用价格较贵的高压软管。高压软管是由橡胶中间加一层或几层钢丝编织网制成.高压软管比硬管安装方便,可以吸收振动。 管路内径的选择主要考虑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对于高压管路,通常流速在0.6-1.5m/s左右,时于吸油管路,考虑泵的啜入和防止气穴,通常流速在0.6~1.sm/s左右。 在装配液压系统时,油管的弯曲半径不能太小,一般应为管道半径的3-5倍.应尽量避免小于90°弯管;平行或交叉的油管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隔并用管夹固定,以防振动和碰撞。 2.管接头 管接头有焊接接头、卡套式接头、扩口接头、扣压式接头、快速接头等几种形式,如图3-18、图3-19、图3-20、图3-21、图3-22所示,由使用需要来决定采用何种连接方式。![]() ![]() |
编辑整理:曾保国 共 4 页: 第 [1] [2] [3] 4 页 |
相关链接: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基础 第三单元 液压控制元件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