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Inventor>>Inventor2008机械设计应用教程 基本应用练习和讨论(4)

      3.3 六角螺母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5-63页,“螺母 GB/T41-1986M20”,参见图19-34。结果模型参见GB_T41-1986.IPT。
      

 (1)结构分析
  六角形,旋转倒角,孔特征。实际上,这个模型会有许多种可能的建模过程。笔者提出一个挺古怪的过程,给读者参考。其中表现了辅助线和关联尺寸的一些技巧。

 (2)造型过程

 ◆做回转体的轮廓草图,带出直径29的30°倒角, 注意约束两倒角草图完全相同的;

 ◆旋转成体,并创建螺纹孔。

 ◆现在需要在30mm六方的基础上解决外径大小的控制。既然是这样想的,就做出这个六方, 按几何关系将外径线约束到六方的顶点上;

 ◆做六方实体的草图,为了沿用上边的尺寸,需要将“旋转”特征的草图设置成可见;

 ◆拉伸-求交-贯通、完成六方。

 (3)点评
  可能还有别的方法。但是,其中只有一个是最为简洁的方法。

    3.4 四方头螺钉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5-56页,“螺钉 GB/T82-1988 M12x30”,参见图19-35。

  结果模型参见GB_T83-1988.IPT。
     

  (1)结构分析

  一个旋转特征作为主体,一个螺纹特征,一个四方头结构。
  (2)造型过程

  做回转体的轮廓草图,完成主体;做四方头草图,切出四方;添加螺纹特征。
  (3)点评

  在做四方头草图的过程中,笔者先是注意了直线端点落在外圆投影上,又注意了各线之间的平 行与垂直关系。最后确定四方草图与圆柱对称的方法,是约束四条线“等长”。可以理解,如果等长, 就一定是与圆柱对称的。这是个很有用的技巧…

     3.5 手柄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7-149页,“手柄6x5-x12JB/T7270.2”。参见图19-36。
  结果模型参见JB_T7270.2-1994.IPT。
      

 (1)结构分析
  一个旋转特征作为主体,还有一个孔。

 (2)造型过程

 ◆做回转体的轮廓草图,注意弧段的相切和SR3的中心位置约束;

 ◆完成主体,添加孔。

 (3)点评

  手册中的尺寸,常有不精确的时候。这个模型的R18.85,手册标注为R19。在这种条件下,满 足了主要尺寸之后,就要使这个不主要的尺寸留做“自然形成的尺寸”,实际上并不需要添加这个 驱动尺寸。

     3.6 锥柱手柄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7-156页,“手柄 BM6x50 JB/T7270.7”,参见图19-37。
  结果模型参见JB_T7270.7-1994.IPT。
     

 (1)结构分析
  一个旋转特征作为主体,还要切出平面和螺纹孔。

 (2)造型过程

 ◆做回转体的轮廓草图,完成主体;

 ◆在回转体草图所在面建新草图,投影两端的球面线,做构造线成为角度控制基线;

 ◆做直线草图,形成切削轮廓,注意驱动尺寸的添加;

 ◆切削出平面;完成螺纹孔。

  (3)点评

  这个模型的20°角度,也可利用主体做出工作轴,之后在草图中投影工作轴来限制。笔者列出 的是另外的方法…

     3.7 手柄体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7-159页,“手柄体 JB/T7270.9 d=12”。参见图19-38。

  结果模型参见JB_T7270.9-1994.IPT。
 

  (1)结构分析

  一个旋转特征作为主体,还有切出平面和两个孔,看起来并不复杂。
  但是问题会出在并不显眼的、小端孔的两个倒角上… 参见001.IPT中“草图3”的尺寸分析和

相关特征,参见图19-39,可见用1mm等边倒角的结果,角度约60度,而尺寸则成了1.186;用1.5mm

和30度的倒角,结果角度成了118度而尺寸则变成0.57mm…
  总之,Inventor的结果并不是我们需要的,这可能是因为球面在作怪。

  (2)关键建模过程
  从上述分析可见,用直接的倒角功能,结果是不正确的。这样,就需要我们自己作出。

 ◆做球的轴截面草图;

 ◆投影孔和球,添加草图线,添加约束尺寸,结果见图19-40;
     

 ◆旋转-切削,完成。结果参见001a.IPT。

  (3)点评

  当然,这两个倒角从设计需求来说,可以不必如此精细。60°倒角只是手柄安装中进行扩孔铆 接用的。这里是为了说明对付特殊情况的技巧。

     3.8 手柄座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7-171页,“手柄座 B20x40 JB/T7272.1”,见图19-41。 结果模型参见JB_T7272.1-1994.ipt.
     

  (1)结构分析

  一个旋转特征作为主体,还有三个孔。

  其中M12的孔串端部,有一个在圆锥面上“锪平”的直径17的结构,这恐怕是这个并不复杂的零件上的比较复杂的结构。
  因此,本例的要点是把这个结构的、确切表达设计意图的模型构建方法说清楚,而其他的结构

读者应当没有问题的了。现在只差M12孔串了(基于002.IPT继续建模)…

  (2)关键建模过程

 ◆在原始坐标系的XY面上建新草图,投影20°锥面的素线,做这条线的垂直线,并约束垂直线端点在尺寸50处,结束草图;

 ◆过这条草图线,做与XY面成90°的工作面;

 ◆在这个工作面上建新草图,“投影剖切边”;

 ◆作矩形草图,一边通过中心点,另一角点落在投影上,标注直径17,约束与交线投影相切, 参见图19-42;
    

 ◆旋转-切削得到“锪平”的结构;

 ◆依此为基础,完成M12螺纹孔。

  (3)点评

  这个“锪平”,在制造时是很简单的,用17mm直径的刀具,沿M12孔的轴线切削下去,直到 底部是完整的圆为止,这个结果确定了本工序刀具进给的终止点。

  笔者的造型过程,完全是依照制造的规则进行的。唯一比较绕圈子的是,怎样实现“直到底部 是完整的圆为止”的条件。为了这个条件的约束,必须先知道锥面在加工方向上的情形:

  因此需要用“投影剖切边”来确定20度方向上锥面的截交线; 而交线需要有表示加工方结果轮廓的平面参与,因此做了工作面; 工作面位置需要限制,因此做了约束尺寸为50 的草图直线; 草图线需要与现有特征关联,因此在XY 面上建草图,投影投影20°锥面的素线…
  这一切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锪平”的结果。可见,笔者的造型过程就是用几何结构再现制

造的过程。

     3.9 套环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7-26页,“楔 20 GB/T5972-1986”,见图19-43。

  结果模型参见GB_T5973-1986.IPT。
      

  (1)结构分析

  图中上边视图的形状很简单,下边视图的弧形槽是个“截面+路径”的结构,用“扫掠”可以完 成。

  (2)建模过程

 ◆完成上边视图的轮廓,双向对称拉伸;

 ◆在XZ面做新草图,投影现有特征的边,完成草图圆和5mm尺寸约束;

 ◆完成扫掠特征;

 ◆完成孔。

  (3)点评
  上边视图的轮廓在创建时,将一个圆心约束到原点的投影上,是为了能直接利用原始坐标系的

XZ面;而使用双向拉伸,是为了将来利用这个草图做扫掠路径。

  这样的过程,有效地简化了模型的结构。
  也可以不这样做,也就是不与原始坐标系造成关联,但是整个过程可能比较罗嗦。

     3.10 沉头带榫螺栓

  参见《机械设计手册》25-30页,“螺栓 GB/T11-1988 M10x70”。见图19-44。
  

  (1)结构分析

  只是这个“榫”结构比较难搞,参见图19-45,这是与圆锥面交接的结构。
  笔者用了一个拉伸和一个旋转特征完成这个结构。

  (2)关键建模过程

  打开003.IPT,只差这个结构了,现有的结构都与原始坐标系构成关联。

 ◆在XY面建草图,投影相关线,做矩形,约束成与投影线对称、共线,标注3.2;

 ◆拉伸-到,到达圆柱面;

 ◆在XZ面建草图,投影相关线,做出10°的草图;

 ◆旋转-切削。

  (3)点评
  使用什么特征完成结构,首先取决于对各种特征的几何概念的理解,其次取决于对结构的正确

分析。只有两者合理对应,模型才可能被顺利而正确地创建。
第  [1]  [2]  [3]  4  [5]  [6]  页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