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工艺与材料>>材料科学基础
第2章 几何结晶学基础

              第6节 晶体的堆积方式(1)

    2.6.1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根据波动力学的观点,在原子或离子中,围绕核运动的电子在空间形成一个电磁场,其作用范围可看成是球形。这个球的大小被认为是原子或离子的体积,球的半径即为原子半径离子半径
    在晶体结构的描述中,一般都采用原子或离子的有效半径。有效半径是指离子或原子在晶体构造中处于相接触时的半径。在这种状态下,离子或原子间的静电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对金属单质晶体,两个相邻原子中心距的一半,就是金属的原子半径。对离子晶体,一对相邻接触的阴、阳离子的中心距,为阴、阳离子的离子半径之和。对共价键晶体,两个键合原子的中心距,为这两个原子的半径之和。研究表明,原子或离子的有效半径能最大限度地与晶体中的实测键长相一致。
    在晶体构造中,原子和离子半径的大小,特别是相对大小对晶体质点排列方式的影响很大,所以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是晶体学中的重要参数。附录三列出了shannon于1976年给出的各种元素与氧或氟结合时,在不同价态、不同配位情况下的离子半径。应该指出,所列数据都是有效半径值且该数据也能适用于非典型离子键的情况。
    原子或离子半径的概念并不是十分严格的。一种原子在不同的晶体中,与不同的元素相结合时,其半径有可能发生变化。离子晶体中存在的极化现象,往往是电子云向正离子方向移动,导致正离子的作用范围比所列的正常离子半径要大,而负离子作用范围要小些;共价键的增强和配位数的减少都可使原子或离子之间距离缩短,从而相应地使其半径减少。但即使这样,表中所列原子和离子半径值仍不失为晶体学中的重要参数。
2.6.2 球体紧密堆积原理

    (1)等大球体的最密堆积及其空隙
    等大球体的最紧密排列从一层平面内看,将形成图2-60的排列形式。在图中A球的周围有六个球相邻接触,每三个球围成一个空隙。其中一半是尖角向下的B空隙,另一半是尖角向上的C空隙,两种空隙相间分布。当考虑紧密堆积向空间发展时,首先是第二层紧密堆积叠加到第一层上去。从图2-60可看出,第二层的每个球均与第一层中的三个球体相邻接触,且要落在同一种三角形空隙的位置上,B空隙位置或C空隙位置上,但其结果并无本质的差别。此时,第二层存在两类不同的空隙(图2-61的黑球层),一种是连续穿透两层的空隙,另一种是未穿透两层的空隙。再叠置第三层球体时,将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堆积方式。一种是第三层的球体落在末穿透的空隙位置上(图2-61B),从垂直于图面的方向观察,此时第三层球的位置正好与第一层相重复。如果继续堆第四层,又与第二层重复,第五层与第三层重复,如此继续下去,这种紧密堆积方式即用ABABAB……的记号表示(如图2-62B)。另一种堆积方式是第三层的球体落在连续穿透两层的空隙位置上(图2-61A)。这样第三层和第一、二层都不同。在叠置第四层时,才与第一层重复,第五层和第二层重复,第六层与第三层重复,这种紧密堆积方式用ABCABC……的记号表示(图2-62A)。
         

第  1  [2] 页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