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当前的位置:主页>>Solidworks>>SolidWorks2009基础教程 |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在SolidWorks 2009中,装配体的零部件可以是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其它的装配体——子装配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零件和子装配体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零部件被链接(而不是复制)到装配体文件,装配体文件的扩展名为“.sldasm”。 装配体文件中保存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装配体中各零件的路径,二是各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一个零件放入装配体中时,这个零件文件会与装配体文件产生链接的关系。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SolidWorks 2009要根据各零件的存放路径找出零件,并将其调入装配体环境。所以装配体文件不能单独存在,要和零件文件一起存在才有意义。 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系统会自动查找组成装配体的零部件,其查找顺序是:内存→当前文件夹→最后一次保存位置。如果在这些位置都没有找到相应的零部件,系统会弹出找不到零件对话框,提示用户自已进行查找。 此时,用户可以两种选择:选择【是】,浏览至该文件的位置打开即可。在对装配体进行保存后,系统会记住该零件新的路径;选择【否】,则会忽略该零件,在打开的装配体绘图区中缺失该零件,但在设计树中仍有该零件的名称,且呈灰色显示。 由于零件与装配体模块的联动,对零件所进行的任何改变都会更新装配体文件。 5.1.1 装配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SolidWorks装配环境中,既可以操作装配体中的独立零件,也可以操作各级子装配体。在以子装配体为操作对象时,子装配体将被视作一个整体,其大多数操作与独立零件并无本质区别。 装配体设计有两种方法: ●“自下而上”设计方法 “自下而上”设计方法是比较传统的设计方法。在“自下而上”设计中,先分别设计好各零件,然后将其逐个调入到装配环境中,再根据装配体的功能及设计要求对各零件之间添加约束配合。由于零部件是独立设计的,与“自上而下”设计法相比,使用“自下而上”设计法可以使用户更能专注于单个零件的设计工作。 ●“自上而下”设计方法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从装配体中开始设计,允许用户使用一个零件的几何体来帮助定义另一个零件,或者生成组装零件后再添加新的加工特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零件设计。 目前通常使用的装配设计方法是“自下而上”,本章也是仅对此种方法进行介绍。 装配既然要表达产品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必然存在着参照与被参照的关系。对于静态装配而言,参照的概念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如果两个零件之间存在运动关系时,就必须明确装配过程中的参照零件。 在装配设计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地”零件,即相对于基准坐标系静态不动的零件。一般将装配体中起支承作用的零件或子装配体做为“地”零件,即位置固定的零件,不可以进行移动或转动的操作。 装配环境下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约束”。当零件被调入到装配体中时,除了第一个调入的之外,其它的都没有添加约束,位置处于任意的“浮动”状态。在装配环境中,处于“浮动”状态的零件可以分别沿三个坐标轴移动,也可以分别绕三个坐标轴转动,即共有六个自由度。当给零件添加装配关系后,可消除零件的某些自由度,限制了零件的某些运动,此种情况称为不完全约束。当添加的配合关系将零件的六个自由度都消除时,称为完全约束,零件将处于“固定”状态,同“地”零件一样,无法进行拖动操作。SolidWorks默认第一个调入装配环境中的零件为“地”零件。 5.1.2 操作界面 进入装配体环境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新建文件时,在弹出的【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装配体】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新建一个装配体。 ●第二种是在零件环境中,选择菜单栏【文件】/【从零件制作装配体】命令,切换到装配体环境。 当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或打开一个装配体文件时,即进入SolidWorks装配界面,其界面和零件模式的界面相似,装配体界面同样具有菜单栏、工具栏、设计树、控制区和零部件显示区。在左侧的控制区中列出了组成该装配体的所有零部件。在设计树最底端还有一个配合的文件夹,包含了所有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如要只显示层次关系,在设计树中右击装配体的名称,然后选择【只显示层次关系】选项,则只会显示零部件(零件和装配体),细节则不会显示。 |
上一篇:第五章 装配体 | 下一篇:5.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 | 返回:【目录】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