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主页>>Solidworks>>SolidWorks2009基础教程  
        3.3.6 镜向
  【镜向】是指复制新特征,且新特征与源特征对称于所选定的基准面。按照镜向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镜向特征和镜向实体。
    生成镜向特征的步骤如下:
 (1)以底板零件为例,先选择【线性阵列】命令生成四个孔作为镜向的源阵列。然后在距离零件前面30的 位置生成参考平面“基准面1”。
 (2)单击常用特征工具栏上的【镜向】按钮,系统弹出【镜向】属性管理器,在【镜向面】选项中选择“基准面1”,在【要镜向的特征】选项中选择生成的四个圆孔特征,绘图区中出现镜向预览。
 (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镜向操作。
       3.3.7 孔特征
  孔是机械设计中的常见特征。使用【孔】特征可以直接生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孔,避免了草图的绘制过程,提高了建模的效率。一般最好在设计阶段将近结束时生成,这样可以避免因疏忽而将材料添加到现有的孔内。
    SolidWorks的【孔】特征有两种类型:
  ◇【简单直孔】
  ◇【异型孔向导】
  【简单直孔】可以生成一个简单的、不需要其他参数修饰的孔。
  【异型孔向导】可以生成多参数、多功能的孔。无论是【简单直孔】还是【异型孔向导】,均需要选取孔的放置位置平面,并标注孔的轴线与其他几何实体之间的相对尺寸,从而完成孔的定位。
       3.3.7.1 简单直孔
   在设计零件的最后阶段,如果准备生成不需要其他参数修饰的孔,可以选择插入【简单直孔】特征。要在的“轴承透盖”模型上插入【简单直孔】,操作步骤如下:
 (1)在欲放置【简单直孔】的平面上单击,大致确定孔的位置。
 (2)单击常用特征工具栏上的【简单直孔】按钮,或者选择菜单栏【插入】/【特征】/【孔】/【简单直孔】命令,系统弹出【孔1】属性管理器。在【方向1】选项中选择终止类型为【完全贯穿】。若选择【给定深度】,则在【深度】框中输入给定深度值。在【孔直径】微调框中输入孔的直径值6,图形区中出现预览。
 (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简单直孔操作。
 (4)在模型或特征管理器设计树中右击孔特征,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草图】命令。单击草图工具栏中的【智能尺寸】按钮,对孔进行尺寸定位。
 (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6)使用【圆周阵列】命令生成圆周均匀分布的六个孔。
  注意:若使用【简单直孔】命令在实体零件生成盲孔时,该盲孔是一个平底孔,这与使用【异型孔向导】命令生成的盲孔有区别。
       3.3.7.2 异型孔向导
    【异型孔向导】用于生成结构复杂的孔,主要包括:
  ◇【柱孔】
  ◇【锥孔】
  ◇【孔】
  ◇【螺纹孔】
  ◇【管螺纹孔】
  ◇【旧制孔】
   可以根据工程上的需要选定异型孔的类型。使用【异形孔向导】可以生成基准面上的孔,或者在平面和非平面上生成孔。生成异型孔的步骤为设定孔类型参数、指定放置孔的表面、确定孔的位置三个过程。
    下面主要介绍【柱孔】、【锥孔】和【螺纹孔】的操作步骤以及其属性管理器各选项的作用。
   1. 柱孔
  【柱孔】用于生成螺纹联接的“过孔”,即内径稍大于螺纹外径的内孔。在 “轴承闷盖”模型上生成【柱孔】,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常用特征工具栏上的【异型孔向导】按钮 ,或选择菜单栏【插入】/【特征】/【孔】/【向导】命令,系统弹出【孔规格】属性管理器。在【孔类型】选项中单击【柱孔】类型按钮 ,设置各参数,如选用的【标准】、螺栓【类型】、【规格】、【配合】性质等。
  (2)根据标准选择柱孔对应的紧固件的螺栓类型。根据“轴承闷盖”模型的要求,设置【终止条件】为【完全贯穿】。
  (3)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位置】按钮绘图区的光标形状变为,将其置于要放置孔的模型表面上,该表面的颜色高亮显示,在适当的位置单击,确定孔的位置。 单击草图工具栏中的【智能尺寸】按钮,对孔的位置尺寸进行精确标注。
  (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柱孔操作。
  (5)使用【圆周阵列】命令生成圆周均匀分布的六个柱孔。
    【柱孔】属性管理器中各选项的说明如下:
  (1)【标准】:在该选项的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与柱形沉头孔联接紧固件的标准,如ISO、GB等。
  (2)【类型】:在该选项的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与柱形沉头孔连接的紧固件的螺栓类型,如GB对应的六角头螺栓、内六角头螺钉、开槽圆柱头螺钉等。一旦选择了紧固件的螺栓类型,【异形孔向导】命令立即更新对应参数栏中的项目。
  (3)【孔规格】:在【大小】选项的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与柱形沉头孔对应紧固件的尺寸和大小。【配合】选项用于选择标准件的配合性质,有紧密、正常和松弛三种。
   (4)【终止条件】:用于选择孔的终止条件。这些终止条件主要包括【给定深度】、【完全贯穿】、【成形到下一面】、【生成到一面】、【到离指定面指定的距离】和【成形到一顶点】。
  (5)【选项】:选项一般选用默认即可。
   ◇【螺钉间隙】:设定螺钉间隙值。
   ◇【近端锥孔】:用于设置近端口直径和角度。
   ◇【螺钉下锥孔】:用于设置端口底端的直径和角度。
   ◇【远端锥孔】:用于设置远端处的直径和角度。
    2. 锥孔
   【锥孔】与【柱孔】作用类似。若要在“轴承闷盖”模型上生成锥孔,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常用特征工具栏上的【异型孔向导】按钮,或选择菜单栏【插入】/【特征】/【孔】/【向导】命令,系统弹出【孔规格】属性管理器。在【孔类型】选项中单击按钮 ,设置各参数,如选用的标准、类型、大小和配合。
 (2)根据标准选择锥孔对应紧固件的螺栓类型,如ISO对应的六角凹头锥孔头、锥孔平头和锥孔提升头。根据“轴承闷盖”模型的要求,设置【终止条件】为【完全贯穿】。
(3)单击属性管理器中的【位置】按钮绘图区的光标形状变为,将其置于要放置孔的模型表面上,该表面的颜色高亮显示,在适当的位置单击,确定孔的位置。单击草图工具栏中的【智能尺寸】按钮,对孔的位置尺寸进行精确标注。
 (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锥孔操作。
 (5)使用【圆周阵列】命令生成圆周均匀分布的六个锥孔。
    【锥孔】特征管理器中许多参数与【柱孔】特征管理器基体类似,对【选项】说明如下:
  【螺钉间隙】选项:设定螺钉间隙值,将使用文档单位把该值添加到扣件头上。可以选择【增加的锥形沉头孔】。
  【远端锥孔】选项:用于设置远端处的直径和角度。
    3. 孔
  【孔】特征操作过程与【柱孔】、【锥孔】类似,具体的操作步骤不再复述,初学者可以参照上述的【柱孔】或【锥孔】的步骤自己进行操作。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孔规格】属性管理器中,【类型】选项中的三个选项【螺纹钻孔】、【螺钉间隙】、【钻孔大小】在工程实际中有对应的含义。
   【螺纹钻孔】:用于生成螺纹攻丝前的预制孔,也称“底孔”。“底孔”直径比螺栓或螺钉的外径小,留有攻丝余量。如M10的螺孔,其“底孔”直径为8.5。
   【螺钉间隙】:用于生成能够穿过螺栓或螺钉的“过孔”。“过孔”的内径比螺栓或螺钉的外径大。如M10的螺孔,其“过孔”直径为11。
   【钻孔大小】:用于生成指定内径的孔,也称“光孔”。
  注意:用【异型孔向导】/【钻孔大小】与用【简单直孔】生成“光孔”的区别在于:若是盲孔,则用【异型孔向导】生成的“光孔”底部有118°锥角,表明由麻花钻钻孔形成,而用【简单直孔】生成的“光孔”是平底孔。而且二者的操作步骤稍有不同。
    4. 螺纹孔
  【螺纹孔】用于在模型上生成螺纹孔。在 “底座”零件上添加【螺纹孔】的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常用特征工具栏上的【异型孔向导】按钮 ,或选择菜单栏【插入】/【特征】/【孔】/【向导】命令,系统弹出【孔规格】属性管理器。在【孔类型】选项中单击【螺纹孔】按钮 ,设置各参数,如选用的【标准】、【类型】、【大小】和【配合】性质等。
  (2)从【标准】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与螺纹孔连接的紧固件标准,如GB。选择螺纹类型,如【螺纹孔】或【底部螺纹孔】。根据条件和孔类型设置【终止条件】为【完全贯穿】,在【螺纹线】属性对应的参数中设置螺纹线的深度。
  (3)在【选项】中勾选【带螺纹标注】选项,则孔在工程图中会自动加入螺纹标注和装饰线。
  (4)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位置】按钮,通过鼠标拖动孔的中心到适当位置,此时光标变为 ,在模型上选择孔的大致位置。单击草图工具栏中的【智能尺寸】按钮,对孔进行尺寸定位。
  (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螺纹孔操作。
  (6)使用【线性阵列】生成四个螺纹孔。进行圆角处理后,最终得到的“底座”模型。
  【螺纹孔】特征管理器中许多参数也与【柱孔】特征管理器基体类似。
 (1)【终止条件】中系统可以自动设定盲孔深度和螺纹深度,也可以自行设定。
 (2)【选项】中包括【螺纹钻孔直径】、【装饰螺纹线】、【移除螺纹线】三个选项:
  ◇【带螺纹标注】:用于显示螺纹标注和装饰线
  ◇【螺纹线等级】:用于改变螺纹线的等级
  ◇【近端锥孔】:用于设置近端口的直径和角度
     5. 管螺纹孔和旧制孔
  【管螺纹孔】特征的参数设置与生成和螺纹孔十分类似,这里不对它作单独的说明,初学者可以按照上述螺纹孔的方法自己操作。
  【旧制孔】选项可以编辑任何在SolidWorks 2000之前版体中生成的孔,在这里也不作说明。
       3.3.8 包覆
  【包覆】特征是将草图轮廓缠绕到包覆面上。在机械制造中,精密铸件模型上的文字、产品标牌模型上的文字等都可用包覆命令来生成。
    下面以“校徽”为例,并结合【分割线】命令说明【包覆】特征的操作步骤:
  (1)在右视基准面上绘制“草图1”,作为横向轮廓进行拉伸,拉伸深度为45,生成“校徽”徽体。徽体的前面是一圆弧面。
  (2)分割模型前部圆弧面。建立一个与前视基准面平行的基准面1,距离前视基准面为30。在该基准面上用【等距实体】命令绘制一个较徽体轮廓小的矩形“草图2”。单击菜单栏【插入】/【曲线】/【分割线】命令,系统弹出【分割线】属性管理器,在【要投影的草图】选项下选择“草图2”,在【要分割的面】选项下指定徽体的前圆弧面,单击确定,即把徽体圆弧面分割成内外两个面。编辑两个面的颜色,在四个角上添加圆角,得到“校徽”基体模型。
  (3)在基准面1上绘制“草图3”。绘制竖直和水平的两条中心线,并标注它们与徽体圆弧面轮廓的距离为4。单击常用草图工具栏上的【文字】按钮,在弹出的【草图文字】属性管理器【曲线】选项中,选择水平的中心线。在【文字】输入框中输入“郑州大学”,选择合适的字体,必须为不交叉的字体,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添加文字。单击图形右上角的图标 结束草图的绘制。
  (4)单击常用特征工具栏上的【包覆】按钮,系统弹出【包覆】属性管理器。在【包覆参数】选项中选择【蚀雕】,在【包覆草图的面】中选择面1即徽体圆弧面,厚度设为0.25,在【草图源】中选择“草图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包覆操作,得到 “校徽”模型。
    【包覆】属性管理器中【包覆参数】选项分为:
 ◇【浮雕】:草图轮廓缠绕包覆面,形成凸起。
 ◇【蚀雕】:草图轮廓缠绕包覆面,形成凹陷。
 ◇【刻线】:草图轮廓缠绕包覆面,形成缠绕的草图,并将包覆面加以分割。
    【包覆】操作的限制条件:
  ●包覆面仅限于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和旋转面。
  ●包覆轮廓草图必须在包覆面的相切面或者相切面的平行平面上。
  ●草图必须是单一闭合的轮廓。【包覆】命令把文字自动认为是草图,所以组成文字线段不能有交叉。
 上一篇:3.3 辅助(附加)特征(1)  下一篇:3.4 特征造型实例 返回:【目录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