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Inventor>>Inventor2008机械设计应用教程 | 表达视图相关技术(1) |
第9章 表达视图相关技术 传统设计中,机器装配过程是比较难以表达的。Inventor的“表达视图”正是解决这种装配过 程表达的有效工具。表达视图可以输出成*.AVI/*.WMV等动画文件,可在Windows通用的播放工具 中打开和播放,也可以借此创建工程图。 实际上“表达视图”的精确名称应当是“装配分解模型”。这里创建的直接结果并非通常意义上 的“视图”,而是一个对现有三维装配模型进行特殊位置和查看规则定义的模型;这个模型中不具有 编辑原始零部件的能力。 Inventor关于表达视图的功能,已经在Help中有了详尽的解释。这个功能中,我们主要是按照 Inventor的规则做。 1. 创建表达视图的一般操作过程 在菜单中“文件(F)”->“新建(N)…”,选定IPN扩展名的模版;在“表达视图”工具面板上启 用“创建视图”工具;选定依照的装配文件(例如:09-01.IAM); 参见图 9-1。在接着弹出的“选择部件”界面中选定依照的设计视图(按下“选项”按钮并参 见图9-1右)和分解方式(图9-1中),之后“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极少使用“自动”分解方式。 2. 设置零件的装配分解 创建了表达视图之后,浏览器中的内容参见图 9-2。以下的 操作将从浏览器中选定一个或几个零部件开始。 2.1 定义单个零件的移动 这是装配分解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这是将选定的零部件从 装配的最终位置拉出来,以直线移动的方式放到分解之后的位置上。 选定轴零件,在右键菜单中“调整零部件位置(K)…”,接着 将弹出“调整零部件位置”的对话框。 首先的操作就是确定坐标系。 按照Inventor的规则,选定不同的几何结构,会将坐标系按对应的规则安放: ◇直线:将Z轴与直线重合 ◇圆弧或圆:将Z轴放置在圆或者弧的轴线上 在界面中按下“关闭”按钮,在工具面版中启用“动画(A)…”功能,接着在图9-5的界面中播 放动画(操作与系统媒体播放器相同)。可见移动的动画效果。动画设置界面中: ◇间隔: 是用来调整动作的快慢,间隔数越大,则动作越慢,默认值为25。因为英文原文表达的原因, 这个“间隔”并不是准确的说法。如果用我们通常的描述就是“步数”,也就是用多少步“走”完所 设置的这段直线移动或者定轴转动的全程。 ◇重复次数: 是用来设置零件运动重复的次数,默认值为 1。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应用”即可,需要重设 请点击“重设”按钮。 关于播放功能更详细的使用,后面专题讨论。 2.2 定义单个零件的转动 这是装配分解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这是将选定的零部件从装配的最终位置开始,以定轴转动的方式转动到分解之后的位置上。 之后在“平移”栏目中选定“转动”,设置绕轴Z的转动5*360°,并按下“应用”(绿对号) 按钮。这里有个不顺畅的问题: 作为机械设计,转动的描述多是“转数”,也需要一些“角度”。但Inventor只能接受“角度” 这一种参数格式。为了表达“5转”,我们只好“5*360”。 2.3 定义多个零件共同的动作 多个零件一起做同一个动作,这是常有的需求。其实,只 是动作设置对象的选择问题。按住Ctrl键,在浏览器中选定螺 母和螺钉两个零件,之后在右键菜单中,“调整零部件位置 (K)…”,参见图9-7。以后的操作就是前边说过的了。 2.4 定义一个零件一次完成的几个动作 一个零件一次完成几个动作,也是常见需求。 例如螺母旋入,就是转动和移动同时完成。先把动作分解 成移动和转动并分别设置好,选定螺母零件,做移动15mm和转 动10*360°这两个动作的定义。这样设置参数是因为螺距1.5mm。结果参见图9-8左。 之后,选定转动动作,按住拾取键,拖放到“顺序1”中(到图9-8右的光标指点处),这样两 个动作就合成一个了。 2.5 完成装配分解的独立动作 经过前边的讨论,主要的操作方法和规则已经知道了,下面把这个练习做完。 ◆首先要设计好“分镜头脚本”: 应有6个顺序的动作完成装配,各自设置如下: 1)摇臂的装配(从上边插入到位)。 2)轴的装配(从右边插入到位)。 3)螺母移近(从左边移近)。 4)螺母旋入(移动15mm,转动10圈,到位)。 5)螺钉移近(从左边移近)。 6)螺钉旋入(移动18mm,转动10圈,到位)。 ◆动作1): 在浏览器中将这个“顺序”更名为“装入摇臂”。 ◆动作2): 为“装入轴”。 ◆动作3): 选定螺母,注意坐标系要放在螺母轴线上;沿轴线方向向左拖动,输入距离15;将这个“顺序” 更名为“装入螺母”; 再设置沿轴线的转动10*360°;按下界面中的绿对号;之后将这个动作合并到“装入螺母”中。 ◆动作4): ◆动作5): 选定螺钉,注意坐标系要放在轴线上;沿轴线方向向离开方向拖动,输入距离10;将这个“顺 序”更名为“装入螺钉”; 再设置沿轴线的转动 20*360°(M3x0.5);按下界面中的绿对号;之后将这个动作合并到“装 入螺钉”中。 ◆动作6): 选定螺钉,沿着轴线向左拖动,合适的时候按下界面中的绿对号。将这个“顺序”更名为“移 近螺钉”。 注意:动作3“移近螺母”的初始位置只有在完成动作4“装入螺母”后才能得到,由于这种条 件限制,就不能按照装配的先后顺序先“移近螺母”再“装入螺母”来定义动作。以同样顺序定义 动作5和动作6。 2.6 调整动作的顺序 先进后出,是一般程序中数据处理的习惯,因此先设置的动作,将在后面做。这也成为Inventor的规则,虽然完全可以写成按照一般习惯的处理,将程序写成先定义的动作先做。 |
第 1 [2] 页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