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液压与气动>>专题教程>>液压传动教案  
  第3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2)
         第3节 管道中液流的特性

  1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液体流动时,有两种基本流态:层流和紊流。

  层流:液体质点互不干扰,流动呈线性或层状,平行于管道轴线,没有横向运动。

 紊流:液体质点的运动杂乱无章,除沿管道轴线运动外,还有剧烈的横向运动。

  1883年奥斯本?雷诺(Osborne Reynolds)所作的有名的实验。对流体的流动模式有了更完整的说明。
                     (点击观看:雷诺实验)

   根据雷诺数判定层流和紊流。

           

  式中:--液体在管中的流速(m/s)

       d—管道的内径(m)

      --液体的运动粘度(

 2、圆管层流

  层流时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如下图。

        

   最大流速在轴线上,最小流速在管壁上。

   泊肃叶公式:

  (流量公式)

     

   式中, d:管道内径(m);l:管道长度(m);μ:流体的动力粘度();

         △p=p1-p2:管道两端的压力差()。

  从上式可知:流量与管径的4次方成正比;压差(压力损失)与管径的4次方成反比。可见,管径对流量、压力损失的影响是很大的。

  根据上式可得出平均流速的公式,

           

  3、压力损失

 1)沿程压力损失:

   液体在等直径管内流动时,因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沿程压力损失。

     

  λ--沿程压力损失系数,其理论值为λ=64/Re;液体在金属管道中流动时,取λ=75/Re;

       液体在橡胶软管中流动时,取λ=80/Re;

  ρ—液体密度。

    液体在直管中作紊流时,其沿程压力损失与层流时相同。但λ值不一样。

 2)、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Ρξ是由于管子截面形状突然变化、液流方向改变或其它形式的液流阻力而引起的压力损失。

       △Ρζ=ζ

   式中,ρ—液体的密度;

 ν—液体的平均流速,一般情况下指局部阻力下游处的流速。

 ζ—局部阻力系数。

 3)总压力损失

  总压力损失等于沿程压力损失加上局部压力损失。

  由于管路一般不长,故沿程压力损失较小。


                         第4节 孔口和缝隙液流

  1、薄壁小孔

  小孔的长度L和小孔直径d之比L/d≤0.5的孔,称为薄壁小孔。

          

   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为:

          

 式中:A-小孔的截面积;

   △P-小孔前后压差;

   ρ-液体的密度;

      Cq—流量系数。其值由实验确定。

  小孔的长度与直径之比0.5<≤4时,称为短孔。其流量公式与薄壁小孔一样。

 短孔比薄壁小孔容易加工,因此,适合于做固定节流器。

 2、细长孔

 小孔的长度L与直径d之比 L/d >4的孔,称为细长孔。

  细长孔接近与圆管层流,其流量公式也为:

        

    式中:d:管道内径(m);l:管道长度(m);μ:流体的动力粘度();

         △p=p1-p2:管道两端的压力差()。

  比较: (1) 薄壁小孔流量对油温变化不敏感;细长孔流量对油温变化(粘度变化)敏感。

         (2) 负载变化,引起压力变化,在相同的ΔP时,薄壁小孔结构流量变化比细长孔小,从而速度稳定。

    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调节流量的器件。

 3、缝隙液流

(1)平行平板缝隙

   其流量公式:

  式中:b—平行平板缝隙的宽度;l—平行平板缝隙的长度;

       h—平行平板缝隙的高度;μ—液体的动力粘度;

   △p—平行平板缝隙两端的压力差;νo—平行平板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当平行平板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时,即νo=0,通过的液体流量仅由压力差引起,称为压差流动

    此时,平行平板缝隙之间的流量为:

       

   如果将上面的流量理解为液压元件缝隙中的泄漏量,我们可以看出:在压力差作用下,通过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h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缝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平行平板两端不存在压差时,即△p=0,通过的液流纯由平板运动引起,称为剪切流动。

   此时,平行平板缝隙之间的流量为:

    

  (2)同心环形缝隙

     

   当h/r<<1时(相当于液压元件内配合间隙的情况),可以将环形缝隙间的流动近似地看作是平行平板缝隙间的流动,将b替换成πd,得到流量:

     

    当圆柱体和内孔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时,即νo=0,其流量为:

       

 (3)偏心环形缝隙

   如图所示,在偏心环形缝隙间的流动。设内外圆相互间的偏心量为e。

   当内外圆之间没有轴向相对移动,即νo=0,其流量为:

       

    式中:h—内外圆同心时半径方向的缝隙值      e—内外圆相互间的偏心量,

          ε—相对偏心率,ε=e/h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ε=0时,就是同心环形缝隙流量公式;当ε=1时,即在最大偏心量时,其流量为同心环形缝隙流量的2.5倍。

 因此,在液压元件中,为了减少缝隙流量(泄漏量),尽量使其配合件处于同心状态。

       

                     第5节 气穴现象

 1、几个概念

(1)空气的分离压:在一定温度下,当油的压力低于某个值时,溶于油中的空气就会迅速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产生大量气泡。这个压力称为液压油在该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

(2)饱和蒸气压:当液压油在某温度下的压力低于一定数值时,油液本身迅速汽化,即油从液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油的蒸气气泡,这时的压力称为液压油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3)气穴现象:在液体流动中,某点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气穴现象。

   气穴现象的本质:

   当液压系统中出现气穴现象时,大量的气泡波坏了液流的连续性。当大量气泡随着液流到压力较高的部位时,气泡在高压下迅速破裂,并又凝结成液体,使体积突然减小而形成真空,周围高压油迅速流过来补充。由于这一过程时间极短,液体质点高速碰撞,产生局部高温,温度可达1149℃,冲击压力高达几百兆帕,并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液压油局部氧化,变黑,对金属管壁产生化学腐蚀作用,使液压元件表面受到侵蚀,剥落,长时间会形成麻点,海绵状的小洞穴。这种现象称为气蚀。

  气蚀:当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气泡破灭时,所产生的局部高温和高压使金属剥落,从而使表面粗糙或出现海绵状小洞穴,这种现象称为气蚀

  2、减少气穴现象的措施

 a. 减小阀孔前后的压差。

 b. 正确合理设计液压系统的结构参数。

 c. 减少空气侵入。

 d. 提高零件的机械强度,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

                第6节 液压冲击

 1、概念

(1)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出现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的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2)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液体在系统中的流动受阻或方向改变,由于液流的惯性作用,其能量发生转换,因而产生压力冲击波;这种冲击波的往复传播,便在系统内形成压力振荡。

   系统中出现液压冲击时,瞬时压力峰值比正常压力大几倍。会损坏密封装置、管道和液压元件,引起振动,产生噪音。有时会造成元件误动作,甚至造成设备事故。

(3) 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

 a.延长阀门关闭时间和运动部件制动的时间。

 b. 限制液体的流速和运动部件的运动速度。

 c. 适当加大管道直径,缩短管路长度。

 d. 设置缓冲装置,或采用软管。

 e. 在液压系统中设置蓄能器或安全阀。


                                                            [编著:曾保国]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