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液压与气动>>专题教程>>液压气动密封件知识综述  
  O形圈的使用、安装与保管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

       1、O形圈的使用

   O形圈在多种液压、气动件管接头、圆筒面及法兰面等结合处被广泛使用。对于在运动过程中使用的O 形圈,当工作中压力大于10MPa 时,如单向受压, 就在O形圈受压方向的另一侧设置一个挡圈;如双向受压,则在O 形圈两侧各 放一个挡圈。为了减小摩擦力,也可以采用楔形挡圈。当压力液体从左方施加作 用时,右方挡圈被推起,左方挡圈不与被密封表面接触,因此摩擦力减小。总的 来说,采用挡圈会增大密封装置的摩擦力,而楔形挡圈对减小这种摩擦力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固定的O 形圈,当工作压力大于32MPa 时,也需要使用挡圈。

   O形圈使用挡圈后,其工作压力可以大大提高。静密封压力能够提高到200~700MPa;动密封压力也能够提高到40MPa。而且挡圈还有助于O 形圈保持 良好的润滑。

   在用O 形圈作为往复运动式密封时,必须要注意密封全音滚动扭转引起的 破损和因粘着造成的摩擦力的增加,而造成的失效。O 形圈如果装配的妥善,并 且使用条件适当,一般不大容易在往复运动状态下产生滚动或扭曲的,因为O 形圈与密封沟槽的接触面积大于在滑动表面上的摩擦接触面积,而且O 形圈本 身的抗阻能力原来就能阻止扭曲。同时,摩擦力的分布也趋向保持O 形圈在其 沟槽中静止不动,因为静摩擦大于滑动摩擦,而且密封沟槽表面一般不如滑动表 面光洁。

   O形圈一般用于0.7MPa以下的低压气动系统,并且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场 合。在气动系统中,必须注意O 形圈的润滑。

   通常,为了提高防腐性和耐磨性,滑动表面都进行电镀。镀层的材质对O形圈的适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镀铬钢最好。

   O形圈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条件、装配质量、运动件的材质、加工精度、润滑 状况、防尘措施等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因此,O 形圈确切的使用寿命,要根据 具体的工作条件才能做出判断。动密封用O 形圈属易损件,在任何往复式运动 密封的应用中,都要根据密封件的额定数据或能力来使用,并且要装配得当,这 样才能得到满意的性能。

   使用O 形密封圈进行密封应该尽量使压力的方向和摩擦力的方向相反,如 果两种作用力同向,则O 形圈挤出的趋势就明显的多,而且可能降低有效额定 压力。如果沟槽设计不能设置的使压力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则在7~10MPa 的压力下宜采用挡圈。

   自吸式液压泵或瞬时流速大于10m/s 的管路,均可产生负压(真空)现象, 这时工作状态为负压的密封。负压于正压的密封安全不同。而且与正压漏油现象 相反,负压是吸气。因此他们的密封情况也是相反的。如果不注意,误将正压情 况用于负压,则有可能把O 形圈吸进去,造成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引起油箱发生“开锅”现象。对于有可能产生负压或真空的密封,应采用防护型沟槽,以防O形圈被吸入孔口。

      2、O形圈的安装

   O形圈的安装质量对其密封性和使用寿命均有重要的影响。泄漏问题往往是因为安装不良造成的。

   安装过程中不允许出现O 形圈被划伤和位置安装不正,以及O 形圈被扭曲等情况。装配前,密封沟槽、密封耦合面必须严格清洗;同时对O 形圈装配中 要通过的表面涂敷润滑脂。

   为了防止O 形圈在安装时被尖角和螺纹等锐边切伤或划伤,应在安装的轴 端和孔端留有15°~30°的引入角。当O 形圈需通过外螺纹时,应使用专用 的薄壁金属导套,套住外螺纹。

   另外,要防止漏装或使用报废的O 形圈。而且还要注意挡圈的安装方向。

       3、O形圈的保管

   O形圈属于易损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妥善保管。O形圈保管的妥善与否,对其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O 形圈的保管应做到:

 1)避免放在阳光直射、潮湿以及空气流通的地方。因为这些都是加速O形 圈材料老化的因素。存放O 形圈的适宜温度为0~20℃,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 以上。

 2)O形圈的存放必须离开加热设备1m以外,而且不允许放在有酸、碱的 室内。

 3)O形圈在存放时,不允许受压,以免引起压缩永久变形。

 4)存放O形圈的聚乙烯塑料袋,必须记载其制造和出厂日期,以便按先后 次序使用。

    橡胶材料制O 形圈的保管有效期一般为2~5 年。

       4、O形密封圈的故障和解决办法

   O形密封圈易出现的故障、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

                    O形圈的故障及其原因

故障

可能的原因

解决措施

小泄漏

安装时切破或损伤
压缩量不足
沟槽尺寸不正确
摩擦表面粗糙
侧载荷

——————
加大压缩量
检查沟槽宽度是否过大—————
检查偏心率或侧载荷情况

大泄漏

O 形圈在使用中失效

摩擦表面严重划伤

O 形圈因工作液的侵蚀而变质损 坏

O 形圈的收缩过大 过大的不均匀膨胀

 

低温时泄漏

O 形圈的材料选用不当

压缩量不足

——————

加大压缩量以补偿热力学收缩

摩擦过大

压缩量过大
浸胀过大
挤出
金属与金属接触

检查沟槽尺寸的大小
检查材料相容性
O形圈可能需要挡圈
检查是否同轴或有过大的不均匀 膨胀

早期失效

装配时损伤
压缩量过大
O形圈尺寸不正确
沟槽设计不佳

—————
核对间隙
增加O形圈断面
检查O形圈是否过度拉伸


                                                                         编辑整理:CYanYun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