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液压与气动>>测验与试题 |
第3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习题答案 3.1 答:
液压马达的作用是把输入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机械能,用来推动负载作功。
A)按液压泵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分类 液压泵可分为定量液压泵和变量液压泵。 B)按液压泵的结构型式不同分类 3.2 答:
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正常工作的最高工作压力。 液压泵在工作中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容积效率,通常它的工作压力应低于额定压力。 3.3 答:
理论流量q t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理论上可排出的液体体积。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实际流量q: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流量。所以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3.4 答:
机械损失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3.5 答:
采取措施:A)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B) 提高轴与轴承的刚度 C)对泄漏量最大的端面间隙采用自动补偿装置等。 3.6 答:
调整螺钉4 改变弹簧预压缩量,就调节泵的限定压力。 调节泵的最大输出流量,即改变A点位置,使AB线段上下平移。 调节泵的限定压力,即改变B点位置,使BC段左右平移。 3.7 答:区别:
3.8 答:轴向柱塞泵结构紧凑,径向尺寸较小,惯性力小,容积效率高,目前最高压力可达40MPa,甚至更高,一般用于工程机械、压力机等高压系统。 3.9 答:外啮合齿轮泵注意事项:
泵的吸油高度不得大于0.5mm。 吸油口常用网式过滤器,滤网可采用150目。 工作油液应严格按规定选用,一般常用运动粘度为25~54mm2/s,工作油温范围为5~80℃。 泵的旋转方向应按标记所指方向,不得搞错。 拧紧泵的进出油口管接头连接螺钉,以免吸空和漏油。 应避免带载起动或停车。 应严格按厂方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泵的拆卸和装配。 叶片泵注意事项:
轴向柱塞泵注意事项:
3.10 答:齿轮泵: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自吸性好,维护方便,耐冲击,转动惯量大。但流量不可调节,脉动大,噪声大,易磨损,压力低,效率低。高压齿轮泵具有径向或轴向间隙自动补偿结构,所以压力较高。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因结构紧凑,转速高,正日益获得发展。 单作用叶片泵:轴承上承受单向力,易磨损,泄漏大,压力不高。改变偏心距可改变流量。与变量柱塞泵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优点。 双作用叶片泵:轴承径向受力平衡,寿命较高,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结构紧凑。不能做成变量泵,转速必须大于500r/min才能保证可靠吸油。定子曲面易磨损,叶片易咬死或折断。 螺杆泵:结构简单,重量轻,流量和压力脉动小,无紊流扰动,噪声小,转速高,工作可靠,寿命长,对油中的杂质颗粒度不敏感,但齿形加工困难,压力不能过高,否则轴向尺寸将很大。 径向柱塞泵:密封性好,效率高,工作压力高,流量调节方便,耐冲击振动能力强,工作可靠,但结构复杂,价格较贵,与轴向柱塞泵比较,径向尺寸大,转动惯量大,转速不能过高,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 轴向柱塞泵:由于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所以转速高,流量大,压力高,变量方便,效率也较高;但结构复杂,价格较贵,油液需清洁,耐冲击振动性比径向柱塞泵稍差。 3.11 解:(1) (2) (3) (4) 3.12 解: 3.13 解:
3.14 解:(1)求偏心量 以单作用式叶片泵的理论排量公式计算(忽略叶片厚度) (2)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最大可能的偏心量emax ,再求出最大可能的理论排量 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最小间隙选为0.5mm 3.15 解:
3.16 解:不相同,因为: 两者 3.17 解:不相同,因为: 两者 3.18 解: 第二种情况: 3.19 解: 3.20 解:设定子半径R,转子偏心量为e当二叶片处于最上位置时其密封容积最小,而到达最下位置时容积最大若不考虑叶片厚度,则每转一圈,二叶片间的密封容积的吸油量近似为: 转子转一圈,共有Z个密封容积,故排量: 平均流量: 式中: C——常数, 设: 已知超过 以(2)代入(1)得Q-P线 式中: 由式(3)可知: 斜率 在D、B、n、A一定的情况下,斜率与弹簧刚度K成反比,K越大,直线越平坦。改变弹簧预紧力即改变X。斜率不变。 3.21 解:在BC线上任一点压力P对应的流量为: 3.22 解:
3.23 解: 3.24 解: 3.25 解: 题3.25图 |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