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8章 相平衡与相图 |
8.3 二元系相图(2) 8.3.3 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 二元相图种类很多,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复杂相图都是由一些基本类型的相图组合起来的。掌握基本类型的相图就容易分析任何复杂的相图。本节主要介绍匀晶、共晶和包晶3种基本相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也作简要介绍。 1. 匀晶相图 当两个组元化学性质相近,晶体结构相同,晶格常数相差不大时,它们不仅可以在液态或熔融态完全互溶,而且在固态也完全互溶,形成成分连续可变的固溶体,称为无限固溶体或连续固溶体,它们形成的相图即为匀晶相图(Isomorphous system)。 由液体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称为匀晶转变,绝大多数的二元相图都包括匀晶转变部分。有些二元合金,如Cu-Ni、Au-Ag、Au-Pt等只发生匀晶转变;有些二元陶瓷如NiO-CoO、CoO-MgO、NiO-MgO等也只发生匀晶转变。 1)相图分析 图8-4是A-B两种组元形成的二元系统的匀晶相图,L为液态,α为固态,TA和TB表示两种纯物质的熔点。这类相图形状比较简单,只有两条曲线,上面一条是液相线,下面一条是固相线。任何组成的熔体冷却到液相线时开始凝固,到固相线时完全变为固态。从液相线还可以看出,当组元A中加入B时,熔体的凝固温度升高;而组元B中加入A时,熔体的凝固温度降低。液相线和固相线把整个相图分为3个区域:即液相区L,固相区α和液、固两相共存区L+α。在液相区域内,A与B在原子尺度内相互混合形成均一的液相;在固相区域内,A与B在原子尺度内相互混合形成均一的固溶体相;固液两相区为固、液两相混合物。 2)平衡凝固 在图8-4中,设C是由两种组元A和B组成的二元体系。现以该体系为例讨论其平衡凝固过程。 平衡凝固是指在极其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的凝固。当成分为C的液相自高温冷至t1温度时,开始从液相L中结晶出α固溶体,根据平衡相成分的确定方法可以知道,结晶出的固相的成分为a1,而液相的成分为L1。此时相的平衡关系为 。因为L1与液态L成分相当,运用杠杆定律得出a的数量很少,几乎为零,此时结晶刚刚开始。当温度由t1缓慢冷至t2时,有一定数量的α固溶体结晶出来,此时固相成分分为a2,液相成分为L2,相的平衡关系则是 。为达到这一平衡,除了在t2温度直接结晶出 外,原有的 的成分也必须通过扩散转变为与 相同的成分。由于 含有B量比液态时的平均含量高, 的析出必然使剩余液相含B量减少,从而使液相成分由L1降为L2。随着结晶温度的不断降低,α相的成分不断沿固相线变化,液相成分也将不断地沿液相线变化。α相的数量不断增多,而L相的数量均可以由杠杆定律求得。当冷却到t3温度时,最后一滴液体结晶成固溶体,凝固即告终了,得到与原液态合金成分相同的α固溶体。 3)固溶体的非平衡凝固 缓慢冷却可以获得平衡组织,形成成分均匀的固溶体。但在实际生产中,冷速往往较快,不能保持平衡状 ![]() |
版权所有 民众工作室.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