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目前的位置>>主页>>AutoCAD>>平面绘图速成 | 第一章 基础知识 |
1-4 启动与界面 1-4-1 启动 AutoCAD AutoCAD 2005 安装成功后,在桌面上会出现一个启动图标 通过Windows的开始菜单,“开始”-“程序”-“AutoDESK”-“AutoCAD 2005 - Simplified Chinese”-“AutoCAD 2005”也能启动AutoCAD,但比较麻烦。 启动AutoCAD 2005后的界面如下图: AutoCAD 2005 简体中文版用户界面 如果是安装后初次启动,会出现一个“新功能研习”页面。见下图。第一次学习AutoCAD的读者,一切都是新鲜的,阅读这个专题只会使你更加的迷茫。如果你对AutoCAD已经比较熟悉,仔细阅读一下,看看 AutoDESK又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东西。这样做,可以使你很快地从较低版本转移到2005版来。 AutoCAD 2005 新功能专题研习 1-4-2 AutoCAD 界面 AutoCAD 2005简体中文版的界面同它的兄弟AutoCAD 2002、2004非常酷似,依然是熟悉的蓝色风格,整体布局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具备同微软OFFICE类软件一样的标题栏、下拉菜单、快捷菜单、工具栏、状态栏等,以及特有的绘图窗口、命令行窗口。下面逐个作简要介绍。 AutoCAD 2005 简体中文版用户界面 标题栏 最上面的蓝色条形区,显示 AutoCAD 2005-[Drawing1.dwg]。方括号里是新建图形文件的名字,如果打开一张旧图,或者重新对图形文件命名,那么显示该图形文件的名称。.dwg 是AutoCAD图形文件的类型名。 标题栏右侧是Windows程序窗口缩放按钮。注意这里的三个按钮控制整个AutoCAD窗口的缩放,而在其下方的三个按钮缩放当前的图形窗口。 下拉菜单 AutoCAD全部的命令、功能,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使用下拉菜单的优点是直观(文字嘛,一看就懂),缺点是步骤较多,速度不快。 工具栏 AutoCAD的工具栏有很多,默认状态下打开的工具栏有标准、特性、图层、绘图、修改这几个。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对应相关的命令,鼠标左键单击它执行,效果同键盘输入完全一样;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一个工具栏的快捷菜单,前面打上对勾的是已经打开的工具栏,再次单击是关闭它,在没有对勾的工具栏名称上单击则是打开。如果不小心把所有的工具栏都关闭了,通过菜单“视图”-“工具栏...”可以进行同样的操作。
状态行 窗口最底下的状态行有两种用途,正常情况下显示当前的操作状态,当鼠标停留在菜单项或按钮上,则显示对应的帮助。以下是正常显示: 最左边显示当前十字光标点位置的坐标。这是一个近似值,小数点位数同精度设置有关。右边的图标为通信中心,单击其右侧向下的三角符号显示“状态行菜单”,在这里可以控制是否显示中间的按钮。在中间按钮上单击左键使之“下陷”为打开,“弹起”为关闭,单击右键则弹出对应的设置快捷菜单,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捕捉:打开/关闭栅格点的锁定功能,即使得鼠标按一定步长移动。如果设定的步长太大,鼠标移动起来会一蹦一蹦的,总是到不了想去的位置。对应快捷键 F9。 栅格:打开/关闭栅格点,栅格点就像坐标纸上的网格一样,供作图参考,而且在LIMITS命令中可以设定能否超出栅格点画图。对应快捷键是F7。 正交:打开/关闭正交画图功能,在画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时非常方便。对应快捷键F8。 极轴:打开/关闭极坐标功能,根据极坐标功能作图。极轴和正交势不两立,打开一个,另一个自动关闭。 对象捕捉:对象捕捉(OSNAP)是AutOCAD中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对象捕捉,可以找到中点、端点、圆心、交点等特征点,而且非常正确,不会像手工绘图那样存在误差。对应快捷键F3。 对象追踪:打开/关闭对象追踪功能。 线宽:控制是否显示线宽。在设置菜单中可设定绘图线宽。 模型:切换模型空间和布局空间。 快捷菜单 快捷菜单把常用的一些功能列在一起,在工具栏的图标或按钮上单击右键都能弹出对应的快捷菜单。在绘图区域单击右键默认状态下弹出下面的快捷菜单,注意最上面的一项会根据上次的操作有所不同。 绘图窗口 这里就是画图的工作区域了。背景颜色默认是黑色,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改变成其它颜色。方法是利用选项对话框。 命令行窗口 输入命令、显示命令提示的窗口。这是AutoCAD特有的工作方式:你发出命令,AutoCAD分析并执行。执行过程是“交互”式的,需要你回答的问题会出现在命令窗口中。所以,初学者一定要注意命令窗口中的提示,看看下一步AutoCAD到底需要什么。
文本窗口 如果你是初次学习AutoCAD,不妨自己试着拉拉菜单,点点工具栏。当鼠标在菜单、工具栏上停留时注意状态行上的提示内容。 |
上一篇:1-3 安装 AutoCAD | 下一篇:1-5-1 输入命令的方法 | 返回目录>> |
民众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 |